“來了!來了!”
百家茶肆,熱鬧非凡。
伴隨著一名名懷揣消息的青衣家丁,不斷在茶肆和太樂署之間來回,這三層樓閣之中越發(fā)熱鬧,本來里面的人就不少,現(xiàn)在更是人滿為患,不用走進去,只是在外面瞥上一眼,就能看到門中人來人往,很多人連坐著的地方都沒了。
要知道,能入百家茶肆聽說書的人,少說也是一家書院的學子,在普通人眼里,那都是有身份的人,這樣的人聚集在一起,連個坐著的地方都沒有,換成其他時候,立刻就會有人爆發(fā)不滿了,但現(xiàn)在這茶肆里面的人,卻不見有人抱怨。
這是因為,這很多無處可坐之人,實際上是在接到了消息之后,連忙趕來的,為的就是聽一聽,有關太樂署的消息。
所以,每當有家丁模樣的男子,挾著消息到來,就會被眾人圍起來詢問,要好不容易才能擠出人群,將消息交給說書先生。
這些說書先生都是專業(yè)人士,很多人都是家傳的本事,再怎么簡單的事,從他們嘴里說出來,經(jīng)過前后編排,都會散發(fā)出別樣的風采,引人入勝。
這普通的事尚且如此,如太樂署中這般變化,被他們一說,就更加傳神了,所以這新消息一來,本來還亂哄哄的屋子里,頃刻間就安靜下來,雖不能說鴉雀無聲,但基本上不聽有人言語了。
隨后,就是幾個說書先生的聲音先后響起。
“這次談及的,卻是那南山書院的盧仟盧先生,還是那江東陶涯開口,說是盧先生出身書香門第,其祖可追溯到昭烈帝之師盧植公,而今為學,也是用功,自小離家,輾轉多地”
隨后,就是對盧仟的一番介紹,話至一半,就已經(jīng)轉而談及他寫文章時候的情景了。
這次的品評,兩家書院都很是重視,基本上都拿出了看見本領,在品評會上拿出來的文章,都是經(jīng)過多次推敲的,不光是文章本身的遣詞造句華美,那文章的立意和主旨,更是力求貼合實際,言之有物。
盧仟所寫的文章,正是貼合時政,談及的是北疆的民生,說的是匈奴反叛、官軍出擊后,給河東并州之地的百姓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。
與孫特不同的是,盧仟結合著前面幾人的經(jīng)驗,仔細的組織了語言,而且為了避免漏洞,很干脆的表示,這文章寫好了也有一個月的時間,這幾天反復修改,這才定稿。
按照他的訴說,為了寫下這篇文章,他搜集了諸多消息,詢問了來往的商賈,就差親自前往北疆考察了。
這些話,經(jīng)過說書先生的嘴,娓娓道來,更是讓盧仟多了一絲踏實憂國的氣息。
等說書先生說完了這一段消息,重新安靜,等待著下個消息條子從來,這屋子里的其他人,則打破了安靜,興致勃勃的談論起來。
“這位盧仟,平時溫文爾雅,未料還存有這樣的憂國憂民之心,他這文章寫得好,不說這官軍北上,是贏是輸,那遭殃的都是百姓啊?!?br/>
“是啊,不過過去還真沒怎么在意過來,原來這盧仟也是家學淵源啊,只是家道中落了?!?br/>
“這絕對是我大漢脊梁一般的人物啊?!?br/>
隨著時間推移,有關盧仟的議論,竟然漸漸有改過孫特的趨勢,要知道在這之前,那太樂署中其實已經(jīng)介紹過多人,而且是按照一名守拙士人,一名南山士人的順序來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