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(jīng)過公堂一事,陳止聲名鵲起,再加上陳家推波助瀾,隱隱就要成為陳家的代表人物了,這樣的根基,可以說等于是陳家的臉面了。
這種時候,陳止的一舉一動,都事關陳府聲譽,如果他能在篩選上再放異彩,那對闔府上下而言,都是一件喜事。
對陳止自身而言,也是一次養(yǎng)望的機會。
陳六陳迂這時說道:“這次篩選,聽說不僅有我彭城名士,以及你提到的書癡王奎,還有一位江東名士,那江南士族自從大漢光復之后,就一直占據(jù)主流,若能得到他們的認可,于你而言,是個不錯的資歷。”
陳迂平時的交際圈子,有不少為學之人,和那些彭城名士也有來往,這方面的消息,在陳家眾人里面堪稱靈通。
“江東士族的人么?”陳止聽著,默默點頭,他也知道,當年劉漢以南方起家,最初為了站穩(wěn)腳跟,向南方士族做了不少妥協(xié),直接導致了幾個頂級世家的誕生。
“不知道這位江東士族,是出自哪一家?”
陳迂眉頭微皺,接著才道:“聽說此人一來,就與貴靜先生論道,并未露面,但也有傳聞,說他是陸家之人?!?br/>
“陸家……”咀嚼著這兩個字,陳止的腦海中閃過幾道身影。
陳邊接著就道:“總之,止兒你不可放松,這兩天就好生溫習吧?!?br/>
陳止點點頭,他也需要時間閱讀書籍,不光是陳家的館藏,還有自己心中的諸多書冊。
與此同時,這彭城縣內外,幾大家族,這時也已經(jīng)行動起來,對白家和其他幾個檔主的產(chǎn)業(yè)展開圍剿,一時之間,暗潮洶涌。
時間流淌,轉眼就到了篩選的前一天,這天夜里,徐州北部,河防之側,兩軍碰撞,金鐵交鳴、殺聲震天,最終一方潰敗,另一方則緊追不舍。
深夜,一隊騎兵回營,為首的正是那朱守。
他一回來,撥開大營門簾,大步流星的走了進去,臉上滿是喜意。
“陳先生誠不欺我!”
摘下頭盔遞給親兵,朱守來到大帳中央,看著那塊沙盤,又拿出幾張寫滿了字的兵策,露出笑臉。
“王彌果如陳先生所料,選了這條路南下,而我眼觀全局,處處爭先,對付這蠢賊真是手到擒來,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掌握中,一場突襲將他的人馬徹底擊潰,此賊自此不足為慮!趕緊上表朝廷,就說本將軍大勝!”
旁人聽著也不意外,這兩日為了表現(xiàn)自己的先見之明,這位主帥找到機會就要夸一夸那位陳先生。
邊上,心腹幕僚鄭管不得不小心提醒道:“將軍,賊首王彌尚未抓到,賊兵也未徹底消亡,現(xiàn)在就報捷有些不妥,另外陳先生那邊,是不是也該有所表示?”
朱守聞言,沉吟片刻,點頭說著:“你也提醒了我,陳先生不能怠慢,這是運籌帷幄、決勝千里的人物,必須招攬過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