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處宗門名為金光宗,規(guī)模并不算大,但也非是那些太過名不見經(jīng)傳的小宗門。
在其周邊區(qū)域各個宗門之中占據(jù)領頭地位。
但整個天璇域的大部分資源卻都被五大圣地宗門所把持。
剩下的資源才是這些未受圣地宗門照拂的勢力瓜分。
如此一來,僧多粥少,肉少狼多,他們之中也許有那天資卓絕之輩,受其家族、宗門傾盡全力培養(yǎng),能夠成功結丹,甚至突破至元嬰期。
但卻很少有能夠順利化神者。
更沒有如萬元宗,甚至是禪音觀那般的護宗大陣。
是以,新無裕一路如入無人之境。
而此時的金光宗正在舉行“結丹大典”,其外門長老馬樂康入金光宗數(shù)載歲月,對宗門勤勤懇懇,終于在日前成功結丹。
馬樂康其人如今已有兩百余歲,這個年紀結丹,稱不上多么天資縱橫。
但他回想從前,自己從一普通村莊的底層凡人開始,偶得機緣,拜入仙門。
在經(jīng)歷過千般磨難之后,方才突破辟谷。
然而,當初他所拜入的那方宗門,在其達到辟谷之境沒多久,便因為權力內(nèi)斗,陷入紛亂。
斗爭至最后,他所支持的長老勢力明顯不如另一方掌門欽定的繼承者。
預料到大勢已去,若自己繼續(xù)留下去,待到長老這方勢力徹底失敗之時,自己也少不得被清算。
趁著一次難得的機會,馬樂康直接逃離宗門。
從此之后成為一名散修,小心謹慎地游走在天璇域中。
雖說他的修行資質并不算多好,但其憑借著頗為靈活的頭腦,和不錯的運氣,居然真的讓他積攢到了足夠的資源,成功筑基。
筑基之后的馬樂康有了更靈活的選擇,這個境界在一些小宗門內(nèi)也算排的上名號。
機緣巧合,更是思慮再三之下,他還是選擇加入了金光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