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年,萬光老皇帝得知這一情況后,恐打擊前線將士們的士氣,秘密壓制下來。
命歐陽賢的上司,在暗中調(diào)查貪污案始末;又命曹一石的上司,從大淵各地緊急調(diào)糧調(diào)錢。
這兩條本不相干的線,竟又交叉到一起。
暗箱操作一通,貪污案沒調(diào)查出所以然,支援巖疆的錢糧也遲遲得不到落實。
萬光老皇帝被氣得直接犯病暈厥,之后不久,他們的上司就接到命令,押運錢糧送往巖疆。
在豐都臨行前做過仔細檢查,物資都完好無損。
盡管他們都懷疑過,短時間內(nèi)這么多物資是如何湊出來的。
但還是順從上路,蒙混完這份差事就行。
至于巖疆能不能打勝仗,老皇帝還有幾日活頭,皆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內(nèi)。
哪料才走出豐都沒多久,就發(fā)現(xiàn)了貓膩,好好的糧食棉被等東西,竟變成一車車的石頭。
眾人瞬間傻眼,誰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調(diào)包?
可時間緊任務(wù)重,他們想返回豐都已來不及了,因為在出行前向朝廷下過保證書。
他們停在半路仔細回想,最終才想明白這是萬光帝給下的套,懲罰之前辦事不力,沒揪出貪污案背后的元兇,亦沒從外埠各地調(diào)來軍需物資。
他們不是有意不作為,而是不敢得罪未來的新皇,默認(rèn)繼位的六皇子趙燁。
趙燁早就想放棄巖疆那片苦寒之地,想趁此機會喂飽擁立他的各級大臣,以成為他走向帝王的中流砥柱。
從外埠調(diào)集軍需物資也不是完全辦不到,關(guān)口是被趙燁暗中阻攔,找各種借口搪塞豐都朝廷,實則都捏在自己手里。
想讓萬光老皇帝任命自己去打烏胡,這樣再施展他的個人能力,拿出這些糧草。
至于巖疆最后結(jié)果如何,趙燁完全沒有考慮過,就更別提宋廣率領(lǐng)的數(shù)萬邊軍將士的死活。
就在這個膠著之際,有人“從天而降”,給他們指點迷津,讓他們火速趕往巖疆依計策進行。
歐陽賢和曹一石不知那到底是個什么計策,只是這批子虛烏有的錢糧順利送達巖疆,最后全被烏胡截獲。
后面的事大家便都知曉,巖疆失守,被烏胡人燒殺搶掠死傷無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