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珩無聲地掀起袍服下擺,鄭重跪在左梵山眼前。
左梵山?jīng)]拿正眼瞧他,可身子控制不住地微顫,到底將他的心緒出賣。
“兒子從未忘記您的恩情。”左珩所言發(fā)自肺腑,并不是虛情假意。
蕭氏一族乃輔佐先皇萬光帝登基的最大功臣,只因支持當時的吏部尚書變法,推行新政觸及到豪紳及皇室的利益,被聯(lián)名上書遭到彈劾。
吏部尚書離奇死在家中,左珩的祖父、父親鋃鐺入獄。
只要交出吏部尚書交給他們的調查手稿,就可放他們出來。
但左珩的祖父、父親拒不交出,到底惹來殺身之禍。
不明身份的黑衣人闖入蕭家,殺光所有喘氣的活物,連條狗都沒有放過。
手稿被他們盜走,為掩蓋罪行,一把火燒了蕭家大院。
而左珩是那場大火里唯一幸存者,是左梵山救了他。
變法徹底失敗,吏部尚書的死被誣陷成畏罪自殺,左珩的祖父和父親則擔下一堆“莫須有”的罪名。
他們最終被判斬立決,而枉死的蕭家人卻沒換來半點說法。
行刑那日,左梵山帶年幼的左珩去了法場。
那慘不忍睹的血腥場面,成為左珩揮之不去的噩夢。
十多年前,萬光帝在睡夢中想起這件事,又責令手下秘密查詢蕭家后人,就是擔心沒把蕭家斬草除根,再遭來蕭家后人的報復。
萬光帝有愧于蕭家,他為維護統(tǒng)治階層的利益,犧牲掉忠心耿耿的蕭家人。
萬光帝怎么也不會想到,他最信任的大太監(jiān),包庇了蕭家唯一的后代,就一直默默潛伏在他身邊。
那是一場陰謀,不是一人所做,而是多人合為。
左珩想洗刷冤屈,根本無法像一般案件那樣調查取證,因為最終蓋棺論定的是萬光帝本尊。
唯一的渠道,是如今的天起帝親自翻案。
這便是左珩想拼命往上爬的緣由,但左梵山始終都不同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