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禮懊悔自己太沖動,不該那樣輕易地聽信季演的話。他從不知道自己竟然這樣愚蠢,一句替代品,就能輕而易舉地將他激怒。
那是明擺著的挑撥。
可他心中早有懷疑的種子,疑心戎玉不夠喜歡他,疑心戎玉對他并沒有那么渴求,疑心戎玉不只是喜愛那只狐貍,或許更喜愛狐貍的主人。
更糟糕的是,他的猜測竟然對了大半。
他去質(zhì)問戎玉,才意識到這一點,戎玉未必真的把他當(dāng)作季演的替代品,但的的確確,是更喜愛季演的。
季禮咬緊了嘴唇,恨自己沒有把那只狐貍送出整個白星區(qū),送出帝國之外。
更愧悔自己不該親吻戎玉。
他看上去就像是氣急敗壞的失敗者,迫不及待要靠親吻證明什么——可他又能證明什么呢?
證明他已經(jīng)淪落到要靠這樣的舉動去挽留戎玉了嗎?
是,戎玉的確很好,他觀察了戎玉那么久,甚至愿意把自己的精神體給他,愿意被他污染精神力,連婚禮地址都選好了……
想到這兒的時候,季禮心里更酸澀了。
可戎玉最喜歡的不是他。
驕傲的小公子,怎么可能容得下這樣分成一片一片的喜歡呢?
他可以不在乎戎玉有前男友,甚至可以接受戎玉跟季演有那樣難以磨滅的過去,可至少,戎玉也應(yīng)該全心全意地、只喜歡他一個人才行。
戎玉應(yīng)該從頭到腳都是他的,連一丁點兒不該分給別人。
否則他寧可不要。
他如果當(dāng)真是原來那個季禮,他就應(yīng)該體體面面地放棄戎玉,去找尋更忠誠、更適合自己的對象,成全戎玉和季演那只狐貍……
而不是像現(xiàn)在這樣,他像是一個饑渴的旅人、像是一個下流的罪犯,被欲望的火焰焚燒殆盡,無節(jié)制地想從戎玉身上索求更多。
他甚至希望戎玉是個功利的、精明的商人,只要自己付出代價,他就可以編織美妙的謊言,說他的生命中只有自己,他從未喜愛季演,他無法離開自己。
——他甚至渴望著這樣的謊言。
繼而產(chǎn)生了更可惡的念頭:想強行把戎玉搶走,想篡改戎玉的記憶,想讓戎玉的世界從頭到尾都只有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