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懷仁心里也并不在意孟皇后說那些話故意激他,他現(xiàn)在很懂孟皇后的心境。
一個承受了背叛的女人,一個曾經(jīng)高高在上,卻落得如此下場的女人,現(xiàn)在很難去相信別人,這似乎沒什么奇怪的。
楊懷仁實在沒有理由去怪罪一個不了解他的女人,何況這個女人這么做也并不是為了她自己,而是為了她的孩子。
為人父母的心態(tài),楊懷仁很懂,這世上的人,說為了愛情可以舍棄一切的,不能說沒有,但很少。
但說為了孩子而愿意舍棄一切的父母,那這世上可就太多了,楊懷仁相信絕大多數(shù)最普通的人,也能體會到父母為自己付出了多少,而自己又愿意為了自己的孩子付出多少。
管秋漓站在一邊嚇傻了,楊懷仁和孟皇后對著跪下磕頭,這畫面太激烈了。
他趕忙過來扶起二人,似乎一句不經(jīng)意的話也說到了點子上,“娘娘王爺請趕快起來,大家都是為了孩子啊。”
楊懷仁其實還是有些慚愧的,雖然他自知他對大壯一直都當做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來看待,到這次要把大壯推出來繼承帝位,他也是有他個人的考慮的。
在他心中不論趙佖還是趙佶,或者其他的趙似等人,實在不是當新皇的好人選,也是出于一種怕自己這些年為了夢想的經(jīng)營付之東流的擔憂。
說他是為了孩子好,似乎這里邊有他自私的成分在;可若說他全是自私的,可他做的一切都是無私的為了國家和百姓著想。
對于未來,他的想象里是有畫面感的,所以他敢對孟皇后做出那樣的承諾。
事情失敗了,他活下去的意義似乎也就不存在了,甚至可以說,事敗之后,他活著反而是他愛著的家人和兄弟的一種威脅。
他死了,新帝或許還可以放過他的家人和朋友,但他活著,反而必然要被斬草除根了。
但事成之后呢,他也早想到了他會面對更多的風言風語,除非他真正的造反,否則他下半輩子都要生活在流言之中了。
所以他也早有打算,只要大壯能順利繼位為帝,他也沒有保留什么官職的必要了,他所擁有的勢力,已經(jīng)早已超出了官職的范疇。
他利用他的勢力,完全可以輔佐大壯,讓他漸漸長大,真正掌握整個國家,甚至在宋遼之間的事情上,他也能有很大的作用。
所以他現(xiàn)在敢對孟皇后做出承諾,他所說的,所寫在血書上的,也是他真正的打算,他沒有什么好隱瞞和避諱的。
孟皇后見楊懷仁如此的態(tài)度,也再一次確認,當初她沒有看錯人。
兩人站起來之后,盡管孟皇后沒有接那張血書,楊懷仁還是恭恭敬敬都把血書折好,放在了孟皇后面前。
接著對管秋漓吩咐道,“管秋漓,如果將來我沒有做到我所說的話,你就拿這份血書取了我的性命便是。”
孟皇后知道這次楊懷仁絕沒有任何私心了,心中又開始感到萬分愧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