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楊母萬念俱灰之時,橫下一條心來求死,一腦袋撞向了早已經(jīng)備好的棺材。
她這一下太突然了,誰也沒反應(yīng)過來,想阻攔已經(jīng)為時晚矣。
就在這千鈞一發(fā)之際,還是林沖這個練過把式的人眼疾手快,見楊母一頭撞向棺材,他已經(jīng)來不及伸手去拉,下意識地用盡全身之力,極速地向前沖去。
等楊母睜開眼睛時,發(fā)現(xiàn)她竟然神志清醒,卻是撞在了一個人的懷里。
可她這一下用力過猛,倒把橫身擋在她的腦袋和棺材之間的林沖撞了個七葷八素。
楊母既感動又痛苦,“你這個傻孩子,為什么不讓老身死?”
林沖捂著肚子,痛得他臉色蒼白,“楊媽媽,萬事都有辦法解決,何必想不開呢?就算朝廷真下了旨意要捉拿仁哥兒,可保不定他們就抓不到他呢?”
楊母淚如雨下,癱坐在地上,“哪里還有機會?吾兒又如何逃得過官府的追捕?”
林沖接著說道,“仁哥兒吉人天相,一定會化險為夷的。”
話剛說完,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,殿前司的侍衛(wèi)見馬上之人的裝扮,立即分撥開人群,給他讓出了一條道路。
等他策馬直跑進(jìn)宮里,林沖心中大喜,扶起了楊母興奮地說道,“楊媽媽可看到方才跑過去的一騎?那便是邊軍傳遞加急軍報的信使。”
楊母聽了大驚道,“難不成環(huán)州已經(jīng)失守了?那吾兒……”
林沖忙解釋道,“看樣子不像!若是環(huán)州失陷,送軍報的一定是慶州的驛使,面容上看也應(yīng)該是惶惶不安,面帶慘色。
可剛才快馬跑過去的那個人,看打扮是個邊軍,背上背著八百里加急的紅色小旗,臉色上雖然看上去疲憊不堪,卻是略微帶著些興奮之色?!?br/>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對,他快馬加鞭送到京城來的,一定是一條好消息,可能……或許西夏人已經(jīng)撤退了?”
“撤退?”
楊母半信半疑,半信是因為她正希望結(jié)果是這樣,只要西夏人退兵而去,楊懷仁就多了半分希望活下去。
而半疑則是因為無緣無故的,夏軍為什么要撤退呢?
林沖只憑借自己軍中的經(jīng)驗,猜出了這位送信的斥候送來東京城的并不是一條壞消息,可具體是什么好消息,他也猜不透,只好先安撫下楊母的情緒,不讓她再尋短見。
“楊媽媽稍安勿躁,等宮里傳出來什么新的消息,再做打算不遲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