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嵩陽竟然說蘇微云的劍法還不如呂鳳先的高明?
他是不是已經一心求死,故意想要引動蘇微云出手,徹底了結掉他的性命?
蘇微云皺著眉問道:“你是什么意思?”
郭嵩陽道:“你說天下沒人在這門劍法上的造詣比你更高,但我卻覺得呂鳳先的劍法已經不弱于你!”
蘇微云仔細地盯著郭嵩陽打量著,“嵩陽鐵劍”雖不是正道棟梁,但也是名門之后,敢說敢作,敢作敢當。
以他的人品不至于會說出這番無端挑釁,毫無來由的話。
郭嵩陽繼續(xù)說道:“論意境而言,你的劍法自然強得太多,那一條悠長的河,小小的木舟,白發(fā)的漁翁,沉重的船漿,我永遠也不會忘記!”
他也曾經見識過蘇微云的奪命第十五劍。見過這一劍的人并不多,就連上官金虹和荊無命也只是聽說,未曾親自感受過。
“可是怎么說呢?你的殺機太收斂了,那條死亡之河雖然能令我生出發(fā)自內心深處的原始恐懼,但我知道,長河最終是落不到我的頭上的?!?br/>
蘇微云道:“呂鳳先呢?你從他的身上也看到了那條長河嗎?”
郭嵩陽又敗一陣,衣發(fā)不整,神情卻很篤定,說道:“他沒有。他的劍法不夠精湛,但他的殺氣比你重,重得多!”
劍發(fā)劍氣,人發(fā)殺機!
殺氣本就是高手身上特有的一種氣場,幾乎每一位殺人無算的高手身上多多少少都會帶有這種殺氣。
就如同一柄絕世好劍怎么也掩蓋不住劍鋒上的利芒一樣。
武林各門各派之中,恐怕只有少林寺的神僧們身上殺氣是最少的,因為他們常常修習佛法,未造殺孽,除去死戾。
蘇微云修煉了《枯榮禪功》、《達摩劍法》、《易筋經》三門圣典,自然也是寶相莊嚴,欲海不興,殺機不顯。
郭嵩陽的表情忽然像是發(fā)現了什么絕世寶藏一樣,自顧自地又道:“手中無劍,心中有劍。每一門可以稱得上無雙的劍法,都必然有其‘心’之所在?!?br/>
蘇微云緩緩點了點頭。
郭嵩陽說得很對,到了他們這種境界,心法也許還在其次,重要的是把握住武功的靈魂。
一門武功若沒有靈魂,那么就無法擠入最上乘武學的行列。
這種東西說起來玄,但卻確有其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