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5章代價
跟張作霖一起殘殺**黨人和無辜老百姓的還有趙爾巽,趙爾巽是一個頑固的滿清反動派,在成立“東三省保安會”后,趙爾巽伙同張作霖對奉天及東北三省的**黨人和無辜平民進行了不下數(shù)萬人的大規(guī)模屠殺,且殃及婦孺,滅絕人道,這種人不殺對不起自己的良心。
屠殺平民和自己和同胞,這是張山長不能夠容忍的,無論有什么樣的功勞都不能抵過所犯下的這樣的罪過,張山長同樣叫人逮捕了趙爾巽。
趙爾巽和張作霖的被捕,牽動了老好人徐世昌,黃昏就要天黑的時候,徐世昌跑到張山長面前要為趙爾巽和張作霖求情,他認為趙爾巽和張作霖對奉天城的順利回歸是有功勞的,而且還列舉了一大堆歷史典故,說得張山長暈頭轉(zhuǎn)向,如果不是看他一把年紀,早把他趕出去了。
徐世昌的眾多典故,張山長一點也沒有聽進去,他早就練就了一身硬氣功,在他前面筑起一道氣墻,所有的大道理,都被擋在了這道氣墻的外面。
不過,徐世昌的到來,讓張山長意識到,這件事情可能影響自己的光輝形形象。
雖然張山長平時給人一種二愣子的感覺,但那都是裝出來騙人的,如果你真把他當成真正的二愣子,你到頭來怎么死都不知道,張作霖就上了他的當,給他關起來了,很多把他當作二愣子的人最終都吃了他的虧。
除了那些人這外,張山長的形象是健康的,陽光的。
他對一幫新聞記者和顏悅色,對于廣大民眾問寒問暖,跟士兵們和藹可親打萬一片,對于**同志如春天一般的溫暖。
這些是廣大**群眾的真實感受。
對于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名聲,張山長比任何人都珍惜。
在這個世界,就像徐世昌說的一樣,幾個蟻民而已,張作霖和趙爾巽殺了就是殺了,沒有多少人放在心上。
人們只記得,張山長答應張作霖的不僅沒有做到,反而出爾反爾把他送上了斷頭臺。
不管張作霖做錯了什么,不管張作霖是如何該死,都掩蓋不了一個事實。
那就是張山長的“失信”。
張山長成長在一個物欲橫流、而誠信卻漸漸消失的年代,生活在政府公信力逐漸缺失的社會。
生活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之中,盡管張山長在算得上是一個有熱誠,講信用的純潔好小伙,但是到了這個“古代”,他的行為仍然表現(xiàn)得像一個無賴
這不是他的錯是時代的差異。
這是一個講究“誠信”的年代,在這里,“誠信”兩個字比生命更加重要,而作為一個領導者,更需要誠信,否則沒有人會跟隨你。
想到這,張山長連忙從椅子上站起來,恭恭敬敬地向徐世昌行了一個揖禮,說道:“多謝徐老先生的指教,學生受益不淺,這下總算明白了”
徐世昌聽罷大喜,心道總算不枉我花費這么多口水,總算孺子可教,于是撫摸著嘴唇上面的兩撇花白胡須,說道“如此,部長大人就不再追究兩人的過錯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