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家兄妹離開之后,果然不久便跟著第二趟的商船送來了做香皂所需要的豬油。
只不過這趟跟著船來的只有徐長青一個人。
據(jù)徐婉凝的信上說,婚期將至,她的未婚夫不同意她拋頭露面出來做生意。
所以如今除了自家的綢緞行每日去一下,大多的時間都待在家中做嫁衣,準(zhǔn)備秋天出嫁。
不過徐婉凝特地在信中囑咐江清月放心,他們兄妹二人已經(jīng)在姑蘇張羅好了鋪子,只等香皂做好之后,便可開業(yè)。
江清月看后滿心不是滋味,實在無法想象徐婉凝曾經(jīng)那么恣意灑脫的一個人,如今卻被一樁婚事困得這般順從。
雖說她信中寫得很是平靜,但江清月總有一種隱隱的擔(dān)憂。
......
這段時間,城內(nèi)原先沿街道的鋪子都已經(jīng)修繕完畢。
趙元明也開始公開出售鋪子。
所謂出售,其實都是以極低的價格,象征性地收一些銀錢。
更主要的目的還是鼓勵大家開始經(jīng)商做生意,也好帶動江都府的繁榮。
只不過,并不是什么人隨便申請都能以低價拿下鋪子的。
必須要有讓人信服的生意計劃才行。
這一點難不倒宋家人,當(dāng)天便直接申請了兩家鋪子。
一家是個兩層的沿街旺鋪,地理位置極佳,宋家人打算盤下來準(zhǔn)備日后開酒樓用。
眼下江都府的繁榮程度還不足以支撐大酒樓。
于是便打算讓老大兩口子先張羅著做點小吃,先開間吃食鋪子。
另外一間位置就要安靜得多,沿街的鋪面也并不大,還只有一層。
但江清月看中的就是它的位置安靜,而且還帶了個大大的后院,后院還有好幾間大屋子,用來做香皂工坊是最合適不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