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貴于品,人貴于德。
在玄明眼里,這三件寶物品質(zhì)最盛,才是這部分蛟龍遺寶之最:
第一件是一株小樹。
這是一棵天地靈根,可惜受損嚴重,無法種活,玄明打算抽其本源,融入院中老松中,他入道以來,這株百年松樹常受日月靈機與道氣滋養(yǎng),距離蛻變?yōu)殪`根,只差一步。
若能吞噬靈根殘缺本源,極可能打破自身極限,由凡根晉升靈根。
大地厚德,承載萬物。
草木有道,常養(yǎng)水土。
一方水土養(yǎng)育一方草木,草木亦會反哺一方水土,還之于春,固土于地,清水于河,靈根更是其中翹楚。
若求真觀能得到一株靈根,浮云山必會靈機大盛,地氣勃發(fā),靈脈延伸,氣運大增。
第二件是一塊皮。
不知是何種材質(zhì),看不出深淺,可玄明曾一劍劈在上面,沒留下絲毫痕跡。
以他如今實力,一劍可碎一座小山,由此可見此物的珍貴。
第三件是兩冊玉簡。
一冊玉簡是蛟龍修行心得,蛟龍雖是妖族,但人與妖之間只是修行路不同,到最后殊途同歸,都是為了大道,很多道理相通,對玄明探究練氣奧秘很有借鑒意義。
一冊玉簡是一位圣胎境練氣真人的修行心得,蒼龍山橫跨數(shù)郡,這位真人便來自與風(fēng)陽郡一山之隔的地陽郡,是道門大宗有象宗的老祖。
一甲子前,蛟龍前往有象宗盜寶,這位真人激憤之下,追入蒼龍山,一去不復(fù)返,隕落在萬蛇洞,不僅成了蛟龍口糧,多年收藏也便宜了蛟龍。
這位真人的修行心得,對玄明之助遠在蛟龍修行心得之上。
———
修道四要,法地財侶。
法在第一,為道根本。
玄明本以為要慢慢謀劃圣胎境修行心得,等集齊并參悟,對練氣四境有足夠了解后,才能創(chuàng)出完整的《混元一氣訣》練氣篇,而今卻是無心插柳柳成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