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壽聲音平寂,道:“這鷹城,原是南玳的邊境之城,可上次戰(zhàn)后,南玳將鷹城割讓,你們要是不服,就先回去問問南玳的朝廷?!?br/>
兩國休戰(zhàn),鷹城劃入北陳境內(nèi),這是天下皆知的事。只是原本住在鷹城的南玳人心里不服氣罷了。
他們本來應(yīng)該全部遷出鷹城,回自己的國土去,可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土生土長,而南玳那邊并不主張他們?nèi)窟w回,否則就意味著徹底失去了這座城池。
是以這部分南玳人在自我意識和南玳朝廷的安撫下,才硬是在鷹城留了下來。
南玳打的心思再明顯不過,即便把鷹城割讓了,可鷹城始終有他南玳的百姓,北陳就不可能完全收歸己有。
北陳朝廷又不可能將這批南玳百姓給殺了,最后只能容忍他們留下來,在鷹城劃地而治,所以才有了如今的局面。
北陳不想再挑起兩國事端,可南玳的朝廷卻對此視而不見甚至有意縱容,故而這些南玳蠻族才這般有恃無恐。
蠻族人理直氣壯道:“我不管現(xiàn)在是哪國的邊境,我們也是生長在這里的人,你敢殺我們南玳人,那就是破壞兩國的和平!”
蘇壽道:“那就由你們欺壓北陳百姓的性命嗎?”
蠻族人厲聲道:“我們南玳秣兵歷馬,在相國的治理下國力強盛;而你們北陳早就沒有武王了,你們的朝廷就知道貪圖安逸享樂。你要搞清楚,現(xiàn)在是北陳不敢再開戰(zhàn)了,而不是我們南玳!”
蘇壽身后的百姓們,無人站出來爭辯。
他們早就在日復(fù)一日的忍耐中默認了這一事實。
卻不知,當年的武王如今就站在他們的前頭。
蘇壽道:“北陳雖沒有了武王,但朝廷勵精圖治,琢磨的是如何天下太平、百姓安樂,而不是蓄意挑起爭端,重燃戰(zhàn)火。真若是重燃戰(zhàn)火,邊境百姓包括你們,都是第一個祭戰(zhàn)旗的,到時候,南玳朝廷可會為了你們而息戰(zhàn)?”
南玳蠻族人面面相覷,似乎還沒考慮過這個問題。
領(lǐng)頭的那些人惱怒道:“你休在這危言聳聽!”他們又對著北陳百姓和官職人員道,“今天只要你們把這濫殺無辜的縣令交出來我們處置,我們就可以既往不咎,大家仍舊像以往那樣,心平氣和地過日子!否則,誰都別想安生!”
北陳的官民沒人答應(yīng),也沒人有所動作。
后來南玳蠻族人一股腦全往前沖,蘇壽也不再閑著,提刀就砍,一時街上是血肉橫飛、呼喊連連。
被他砍斷手腳的大有人在,地上滾落的頭顱也是一個接一個。
誰能想到,這些蠻族人肆無忌憚,這縣令比他們還放飛自我,誰都不慣著,但凡敢沖過來的,他就干。
有他在,沒幾個人能越過他手里的刀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