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青笑道:“沒想到啊,老同你下放縣府已久,居然也還認(rèn)得這枚薛芝的帥令?”
何青沉聲道:“在我仍在冀州衛(wèi)任校尉之時,曾與梁王親征過靈州。雖說那一戰(zhàn)最終因為梅州鄭煜的介入而握手言和,但那時我身為梁王親衛(wèi),在談判桌上時親眼見到薛芝拿出過這枚帥令,印象深刻,豈會不知?”
“但這枚令牌雖是帥令,原則上可調(diào)動兩萬兵馬,但此時已然無用。薛芝派出駐守邊境的兩萬大軍潰散之后,誰再遵從這枚帥令?除了他手下的六萬親軍之外,其余人已各自為政?!?br/>
霍青點頭道:“你說得對,但只對了一半?!?br/>
“什么意思?”
“薛芝的兩萬邊軍為何會散?”
“軍餉不發(fā),輜重不足,軍心不定?!?br/>
“那如果我們能付得起軍餉,又愿意給他們提供輜重呢?根據(jù)我們從武揚手中得到的情報顯示,兩萬靈州邊軍,部署在此處邊境的約有三千人左右。這些人雖已渙散,但其中一些隊伍只是暫時割據(jù),并沒有真正的反心。我們?nèi)裟転樗麄兲峁┸婐A和輜重,再許以厚利,加上薛芝的帥令,定可收攏他們。”
“你說得倒是輕巧,但做起來卻談何容易?其一,你哪來的軍餉?哪來的輜重?其二,你能許他們何種厚利?”
面對何青的質(zhì)疑,霍青顯得云淡風(fēng)輕,道:“輜重和軍餉...我們沒有,但我們可以搶!至于厚利,我們給不起,但有個人可以給得起!”
何青頓了頓,尋思了一會兒后,道:“你說的是鄭清霞?”
“對!收攏那些潛在的靈州邊軍,單有帥令肯定不夠。但我們可以通過鄭清霞身后的梅州府許以厚利,再奉上我們隊伍里的輜重作為誠意,再以薛芝帥令作為軟威懾,是有一線可能的?!?br/>
“我還是那句話,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!”
“當(dāng)然難!”
霍青微微一笑,接道:“所以,我將親自去見鄭清霞。”
說著,他轉(zhuǎn)身掀起車窗簾,對著車旁的山賊,吩咐道:“命隊伍急行軍五十里,黃昏前擇地扎營,并派出斥候查探此前何當(dāng)家標(biāo)記下的那處軍營?!?br/>
“是!”
山賊立馬快速傳令,隊伍的行軍速度便明顯加快起來。
兩個時辰過后。
隊伍在距離靈州一支“叛軍”軍營前三十里處扎營,而這支叛軍便是此前收容孫鶴那支五人隊伍的小軍閥,人數(shù)約四百左右。
趁著眾匪扎營之際,霍青找到了鄭清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