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松看到幾個真君都在閉目感悟,分身白玉老佛走到了講壇之上。
骷髏山準(zhǔn)備的靈食質(zhì)量極高,都是大補(bǔ)之物,吃上幾口,身體就會承受不住,需要好好煉化,如果有真正的體修,在這里大吃特吃,很快就可以晉級,骷髏山也希望看到這樣的場面。
家大業(yè)大,不怕你吃的多,就怕來人吃不好。
無論人修還是妖修,全都站起來恭敬地向他行禮,恭賀他晉級真君,甚至一些化神境的妖修,跪在地上五服投地,希望能拜入骷髏山中,成為骷髏山的弟子。
張松微微抬手,空中不知道什么時候刮起了風(fēng),很舒服,就好像春暖花開,萬物扶蘇,有絲絲毫毫的靈雨從天空飄落。
所有人在靈雨下,都感覺心頭空明,緊張、忐忑、期待、驚喜等等情緒,都在靈雨清風(fēng)的安撫下,漸漸地平靜了下來,甚至感覺連身體都安靜了下來。
修道也好修佛也好,入門第一天修煉的功課不是呼吸法,而是禪定,定字決,靜字決,讓自己的心放慢下來,放緩下來。
所以無論是道門還是佛門,強(qiáng)者層出不窮,就算一些年紀(jì)輕輕,也給人一種淡然灑脫,身上有著出塵的味道。
很多人盤坐在地上,身心放空,就算這次來到靈鷲山什么也沒有聽到,光是這一分靜心,就讓他們有種不虛此行的感覺。
白玉老佛開始從元嬰之道說起,這是對自己過往的梳理,對自己走過的路一種肯定,同時也站在高位回過頭來,看看當(dāng)年的路上有沒有什么缺陷,可以彌補(bǔ)。
他在天仙洲晉級,自然要回報天仙洲的生靈。
他說的很緩慢,對每個境界的定義,都有著自己的理解。
張松準(zhǔn)確的說也是散修出身,當(dāng)年修煉的資源可是遠(yuǎn)遠(yuǎn)不如天仙洲的修士。
但是他掌握的功法很多,他思想來自于思想大爆炸的年代,奇思妙想,就算那些法相境的修士聽了也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,甚至恨不能散功從修。
但有些東西不能說,有些東西甚至講不出來。
如道德經(jīng),如法華經(jīng),如地藏經(jīng)等等。
這種經(jīng)文他能說出來,但是在別人的耳中就是囈語,然后被某位大能聽到,自己就該完結(jié)了。
山上山下,妖修人修,異修靈修。
有些的血液里都有功法,有些人出生就能掌握著神通,你跟他講世界觀,你跟他講走過的艱苦之路?
很多人期待的尊敬的看著張松,這些人有的開創(chuàng)了家族傳承千年,有的創(chuàng)建了國家,人口幾十萬,也有九死一生,一步步走到這個境界。
他放出如意盤,里面鼓、鐘、筶、打板等等開始響動。